来源:我院 发布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14
一、总体概况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2000年获批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正高39人,副高47人,包括国家和省部级人才54人次(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8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中国高被引学者4人;建有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广东省等各类科研创新团队13个。拥有全国农林高校首家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以及6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和11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
学位点2022年招收兽医专业硕士研究生182人,目前在校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10人,非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7人,留学硕士生7人。
2022年116人获得兽医专业硕士学位,就业整体落实率为97.61%,专业对口率保持在100%以上。就业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的办法,多渠道、多方面地收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就业做好服务,提供就业指导。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工作主线,严格落实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党建引领争创一流”项目,推进党支部争先创优。临床兽医学博士研究生党支部被列为学校党建工作样本支部,获评“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微党课比赛优秀奖2项、研究生院际足球赛第一名,研究生会获评校“红旗研究生会”称号。推进研究生党建进实验室,实现党员亮牌全覆盖,构建“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学术规范”相融合的工作格局,获评“互联网+”挑战杯省赛银奖1项、省研究生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党建引领研究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博士团“服务基层消灭‘狂犬’队”三下乡项目《狂犬科普惠万家 建言防控筑“长城”》获得优秀成果二等奖,获评“三下乡”省级优秀个人1人、校级优秀个人2人、团队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利用中国兽医日,以文化人,讲好“兽医故事”,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5次。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完善,执行良好;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主要以服务国家需求和兽医行业发展,构建课程体系、以资源整合机制入手,多元化师资教学、以多元化师资丰富教学内容与模式、以产教融合为依托,优化实践育人课程、以评价体系为牵引,形成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践行“社会-行业-学生-教师”四维评价体系,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建设。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新增3个校级实践基地,获评1个校级示范基地。实践岗位涉及畜禽养殖、动物诊疗、疫病检疫、疫苗研发与生产和兽医执法与管理等。
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风建设,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严把教师入口关、政治关和师德关,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形成“先立师德,再做学问”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教职工每周学习活动,并进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宣传及网络考学以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等活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师资管理各环节。
学位点依托和企业合作紧密的优势,为研究生争取了企业和校友奖、助学金7项,总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共33.25万元。此外,设立了活动基金用于支持研究生综合素质发展。学院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以产科教融合、校企联动为导向,依托温氏集团、华南生物等上市公司,遴选与培训“双师型”校内和校外导师队伍,校外导师资格评聘实施“统一入库,定向聘用,动态管理”。
增加研究生实习实践活动,组织研究生寒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乡村振兴”。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协同研究生培养,通过校外优质科研平台和指导力量,加强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从不同视角拓展思维,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服务产业发展需求。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2022年学位论文抽检均合格,其中获得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校级硕士优秀论文6篇。学科自我评估结果为合格,但也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内容前沿性不够,教学内容和方式老旧,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亟需加强;研究生培养与产业发展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毕业后服务“三农”的比例还有待提高。
六、改进措施
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库的建设与推广,让更多校外优质资源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创新授课模式,聘请行业专家讲课,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
围绕关键技术攻关、成果集成转化,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科技链、服务链融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企研究院等,全方位、立体式推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