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
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减办发〔2020〕29号
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减灾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减灾委员会:
今年10月13日是第31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强调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灾害风险治理机制,特别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减轻灾害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全社会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为做好今年国际减灾日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主题,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将防灾减灾救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统筹部署重大工程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各成员单位、各地减灾委员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防灾减灾救灾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主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激发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城乡居民群众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防灾减灾积极性,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国际减灾日各项活动。
二、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着力提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各地减灾委员会要指导督促各有关成员单位充分利用本部门的监测站网和技术手段,突出重点区域和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加强动态监测,不断提高灾害监测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统筹,强化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沟通协调,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及时组织会商研判,提高防范和应对灾害综合风险能力。要借助各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进一步推动信息的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要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统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应急广播、社区大喇叭等多种手段,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公众覆盖面,切实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坚持群防群治,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地减灾委员会要通过落实税收优惠、人身保险、装备配备、业务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措施,搭建服务协调、信息导向的平台,积极鼓励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开展灾害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等工作。要着眼防范和有效分散灾害损失,积极推动发展灾害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增强保险意识。要更加重视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推进乡镇(街道)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支持基层深入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示范县创建,指导基层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组织群众参与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
四、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地减灾委员会要根据行业和地区特点,坚持线上和线下相融合,面向社会公众广泛普及各类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生产安全、火灾、交通安全等事故常识和防范技能,积极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社区等开展符合自身要求的各类应急演练,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依托各类科技馆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公众现场或线上体验活动,拓宽公众接受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途径。组织编写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读物,开发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编制印发社区和家庭应急手册,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优势,提高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组织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防灾减灾活动成果和各地区各部门的经验做法,营造防灾减灾良好舆论氛围。
五、加强统筹协调,扎实做好当前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今年我国自然灾害偏重发生,是1998年以来汛情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夺取了防汛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东北地区主要江河部分河段水位持续超警,西南等地区强降雨天气过程仍然较多,同时秋季森林草原和城乡火险等级较高。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地减灾委员会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强化底线思维,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各项责任制,统筹抓好各类灾害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坚决把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9月27日